关注新智造网

新智造网 > 加工问答 > 问答详情 我要提问

如何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

螺丝刀 | 来自:四川 乐山 | 浏览4498次 | 提问时间:07-12 08:54 | 回答数量:9
如何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
回答人:问天问地问自己07-12 09:35
这是没有变位的: --------------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校核GB/T3480-1997-------------- ------------------------输入参数------------------------------- 此计算针对闭式齿轮传动 外啮合 小齿轮是其它 大齿轮是其它 功率(千瓦) P =0.15kW 小齿轮转速(转/分) n1=81 法向模数(mm) mn=1 使用系数 KA=1.25 油粘度(mm2/s) ν40= 33.5 设计寿命: 50000小时小时 运转类型: 双向运转 齿面点蚀: 不允许点蚀 第Ⅱ组公差等级: 8 第Ⅲ组公差等级: 8 齿形角 αn =20.000°=19°59"60 螺旋角 β=0.00°=0°0"0 工作油温 θoil=50℃ 不是人字齿 装配时进行检验调整 一般齿轮 润滑方式 喷油润滑 驱动方式 小轮驱动大轮 小齿轮布置系数 K =0.480 轴承间距(mm) L =100.000 齿轮偏心距或悬臂伸出量(mm) s =0.000 弯曲变形当量轴径(mm) dsh =18.300 齿轮/轴装配型式 一般 最小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Hmin=1.00 最小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Fmin=1.25 小齿轮 大齿轮 齿数 Z1=22 Z2=66 总齿宽(mm) b1=15mm b2=15mm 轮缘内腔直径(mm) Di1 =0 mm Di2=0 mm 齿轮材料: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齿面粗糙度(μm) Ra1 =16 Ra2=16 齿根圆角处的表面粗糙度(μm) Raj1=16 Raj2=16 接触强度极限(MP
回答人:小西行长07-12 09:34
1.齿面淬火,可以提高接触强度,但是齿面越硬,齿间载荷分布越不均。 2.采用小模数多齿数,通过提高重合度来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3.加大齿宽系数也能提高接触强度,但是齿宽系数越大,齿向载荷分布会越不均的。 4.齿轮正变位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主要是加大了相互啮合齿面的曲率半径。 5.还可以改齿轮外啮合为内啮合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6.还可以在同等中心距下,改直齿为斜齿或人字齿。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7.还可以。。。。。。多的很啊!
回答人:螺丝刀07-12 09:33
1.齿面淬火,可以提高接触强度,但是齿面越硬,齿间载荷分布越不均。 2.采用小模数多齿数,通过提高重合度 ...1.齿面淬火,可以提高接触强度,但是齿面越硬,齿间载荷分布越不均。 2.采用小模数多齿数,通过提高重合度来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3.加大齿宽系数也能提高接触强度,但是齿宽系数越大,齿向载荷分布会越不均的。 4.齿轮正变位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主要是加大了相互啮合齿面的曲率半径。 5.还可以改齿轮外啮合为内啮合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P8 F6 u4 v% q: ]( a4 M 6.还可以在同等中心距下,改直齿为斜齿或人字齿。也能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 V+ Z0 H* |3 ? 7.还可以。。。。。。多的很啊!请教大侠,我正碰到一个齿轮校核的问题,为了照顾速比,安全系数达不到。打算用变位来增强小齿轮的强度。 1,硬齿面;表面淬火; 2,模数<=2;需要大速比,一个大齿轮,一个小齿轮;但是高度受限,大齿轮不能太大; 通过多个软件校核,发现接触强度安全系数不够。 3,齿轮宽度基本定死了; 4,考虑高度变位或者角度变位,特别是提升小齿轮的接触强度。 5,外啮合;无法更改内啮合; 6,基于成本考虑用直齿;斜齿,螺旋齿,人字齿太昂贵; 7,愿闻其详! 非常感谢!
回答人:leungc07-12 09:31
哦,是这样啊,谢谢了!
回答人:螺丝刀07-12 09:30
嗯,谢谢了!
回答人:爱猫人士薛定谔07-12 09:26
--------------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校核GB/T3480-1997-------------- ------------------------输入参数------------------------------- 此计算针对闭式齿轮传动 外啮合 小齿轮是其它 大齿轮是其它 功率(千瓦) P =0.15kW 小齿轮转速(转/分) n1=81 法向模数(mm) mn=1 使用系数 KA=1.25 油粘度(mm2/s) ν40= 33.5 设计寿命: 5000小时小时 运转类型: 双向运转 齿面点蚀: 允许少量点蚀 第Ⅱ组公差等级: 8 第Ⅲ组公差等级: 8 齿形角 αn =20.000°=19°59"60 螺旋角 β=0.00°=0°0"0 工作油温 θoil=50℃ 不是人字齿 装配时进行检验调整 一般齿轮 润滑方式 喷油润滑 驱动方式 小轮驱动大轮 小齿轮布置系数 K =-0.600 轴承间距(mm) L =100.000 齿轮偏心距或悬臂伸出量(mm) s =0.000 弯曲变形当量轴径(mm) dsh =18.300 齿轮/轴装配型式 一般 最小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Hmin=1.00 最小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Fmin=1.25 小齿轮 大齿轮 齿数 Z1=22 Z2=66 总齿宽(mm) b1=15mm b2=15mm 轮缘内腔直径(mm) Di1 =0 mm Di2=0 mm 齿轮材料: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齿面粗糙度(μm) Ra1 =16 Ra2=16 齿根圆角处的表面粗糙度(μm) Raj1=16 Raj
回答人:问天问地问自己07-12 09:25
这是有变位的数据:均为正变位0.5,测算结果如下: --------------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校核GB/T3480-1997-------------- ------------------------输入参数------------------------------- 此计算针对闭式齿轮传动 外啮合 小齿轮是其它 大齿轮是其它 功率(千瓦) P =0.15kW 小齿轮转速(转/分) n1=81 法向模数(mm) mn=1 使用系数 KA=1.25 油粘度(mm2/s) ν40= 33.5 设计寿命: 5000小时小时 运转类型: 双向运转 齿面点蚀: 允许少量点蚀 第Ⅱ组公差等级: 8 第Ⅲ组公差等级: 8 齿形角 αn =20.000°=19°59"60 螺旋角 β=0.00°=0°0"0 工作油温 θoil=50℃ 不是人字齿 装配时进行检验调整 一般齿轮 润滑方式 喷油润滑 驱动方式 小轮驱动大轮 小齿轮布置系数 K =-0.600 轴承间距(mm) L =100.000 齿轮偏心距或悬臂伸出量(mm) s =0.000 弯曲变形当量轴径(mm) dsh =18.300 齿轮/轴装配型式 一般 最小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Hmin=1.00 最小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Fmin=1.25 小齿轮 大齿轮 齿数 Z1=22 Z2=66 总齿宽(mm) b1=15mm b2=15mm 轮缘内腔直径(mm) Di1 =0 mm Di2=0 mm 齿轮材料: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表面硬化钢、氮化钢 齿面粗糙度(μm) Ra1 =16
回答人:问天问地问自己07-12 09:24
提齿轮的加工精度也可以 加大中心距是减小压强,传递的力矩一样,中心距越大接触面受力越小
回答人:问天问地问自己07-12 09:24
楼上说的很详细

强度订单 强度厂家

标签: 强度 

您目前状态:非注册用户 (**部分为隐藏内容,仅对会员开放)

查看隐藏内容请先登录或注册会员 登  录 注  册

相关问答
45钢和40Cr的抗拉和屈服强度?想知道45钢和40Cr原材料在没有热处理的情况下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是多少?在GB699中,45钢是25mm毛坯试样在850度正火后达到力学性能的抗拉和区服为600和350MPa;在GB3077中,40Cr也是热处理毛坯在850度淬火、520度回火后抗拉和屈服达到980和785MPa; 那没有热处理前,其抗拉和屈服又是多少呢?我是想直接用45和40Cr没有热处理的来加工,如果其抗拉和屈服强度够用的话。
40Cr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40cr化学成分】   根据标准GB/T 3077-1999: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Cr≤ Mo Ni B V 40 Cr 0.37-0.44 0.17-0.37 0.50-0.80 0.80-1.10 - 0.30 -   【40cr力学性能】 试样毛坯尺寸(mm):25 热处理: 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850;冷却剂:油 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 回火加热温度(℃):520;冷却剂:水、油 抗拉强度(σb/MPa):≥980 屈服点(σs/MPa):≥785 断后伸长率(δ5/%):≥9 断面收缩率(ψ/%):≥45 冲击吸收功(Aku2/J):≥47 布氏硬度(HBS100/3000)(退火或高温回火状态):≤207 【40cr参考对应钢号】   我国GB的标准钢号是40Cr、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1.17035/1.7045、德国DIN标准钢号41Cr4/42Gr4、英国EN标准钢号18、英国BS标准钢号41Cr4、法国AFNOR标准钢号42C4、法国NF标准钢号38Cr4/41Cr4、意大利UNI标准钢号41Cr4、比利时NBN标准钢号42Cr4、瑞典SS标准钢号2245、美国AISI/SAE/ASTM标准钢号5140、日本JIS标准钢号SCr440(H)/SCr440、美国AISI/SAE/ASTM标准钢号514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钢号41Cr4。   【40cr临界点温度】   (近似值) Acm=780℃   【40cr正火规范】   温度850~870℃,硬度179~229HBS。   【40cr冷压毛坯软化处理规范】   温度740~760℃,保温时间4~6h,再以5~10℃/h的冷速,降温到≤600℃,出炉空冷。   处理前硬度≤217HBS,软化后硬度≤163HBS。   【40cr生铁屑保护摆动回火规范】   (670±10)℃×2h,随炉升温,(710±10)℃×2h,随炉降温,(670±10)℃×2h,随炉升温,(710±10)℃×2h,再随炉降温,(670±10)℃×2h,随炉升温, (710±10)℃×2h,随炉降温,共3个循环,再
我们现在灰铁 H250 中频炉,做小件,一般2.5kg壁厚10~25mm左右的 环形皮带轮。 以前产品有缩孔。后来改了炉前参数炉前C3.45±0.05  Si:1.55±0.05   Mn1.0±0.1  P≤0.05 S≤0.03 Cr:0.2±0.05  。 0.36%的孕育量。 产品缩孔没了,本体金相硬度都合格,但是试棒完全不合格(220左右,个别试棒180)。如何在保证不缩孔的情况下降低C的含量。我想这样应该就能把抗拉强度提起来了。
本体金相合格怎么强度还不够?不太可能! 首先先上传金相图片看看,到底珠光体含量够不够,我是怀疑珠光体含量不够,所以强度上不来!
公司铸造的球铁500-7在性能测试时,抗拉强度520左右,有时490~505之间。这次测试的几组试棒都不合格,抗拉强度均为480~490之间,延伸率10.5~11.5之间。铸造技术人员说,对500-7为了强度达到要求,已经提高了锰含量,最大达到了0.76%。对于400-15的不加锰,强度有时也有450左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以下是500-7的化学成分数据,基本在此范围:C3.30~3.70;Si2.10~2.40;Mn0.60~0.76;P0.030~0.046;S0.005~0.020;Mg0.025~0.046;Cu<0.05。单从化学成分看,元素之间的作用对性能的影响是怎样的?是否需要适量加铜,已稳定珠光体。我们在做550-6是加铜。至于金相,还没出来,估计跟以前差不多,球化率在80~90%之间,球化级别3级,石墨大小级别在5~7级,60~120个石墨/mm2。 0 T7 Z- U& F% Q( E' f搞铸造技术和实验分析的能人请帮助解答,谢谢!
首先告诉一下,你的试棒是单注Y型试块还是本体取样,这个有很大差别的。铸件壁厚或者是试棒直径多少?做球铁不主张靠提高锰量来增加珠光体。如果是单注试棒性能应该很容易达标的,本体取样就相对难一些,取样不部位不同影响很大,要靠加铜稳定珠光体,还要考虑是否有缩松现象等缺陷。
 谁有关于快开门结构的强度计算啊? 备注结构形式:封头齿法兰、齿卡箍、插入式平焊容器法兰,可HG20583-97中没有这种样式,是一对齿法兰且带脖子的。
现在快开门的要做分析设计!HG里的计算不认可!都不知道什么回事!概然不认可!为什么还要发布呀?
结构钢S275,调质钢C45在加工成圆形空心结构(da=60mm,di=40mm)时,求抗拉强度Rm。 这个怎么算啊?跟求试棒抗拉强度一样吗?
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学常识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