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智造网

新智造网 > 加工问答 > 问答详情 我要提问

“光模块”半/自动装配——实现可行性的探讨

wx_w2pZ5sx1 | 来自:山东 枣庄 | 浏览141次 | 提问时间:08-02 17:02 | 回答数量:9
刚接到一个项目需求,产品要实现自动装配,感觉很难,一时半会没啥头绪,特请各位看官权当乐趣,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可以说说装配时,哪个环节难度大,易出现不稳定?有没有大概的解决思路?可以适当聊一聊哈...(PS:后续要做,会持续更新分享...) 1.短弹簧;2.凸块;3.右压块;4.螺丝;5.左压块;6.制动片;7.拉环;8.长弹簧;9.底座。 给出其中底座尺寸:56.5*13.5*8mm 方便认知... 已跟振动盘供应商沟通对接过,所有的物料均可通过振动盘有序出料,当然,保守估计,节拍:40pcs/分钟左右;为了方便各位看官有更感观的了解,特意画了个3D图,如下所示: 个人感觉的装配难点主要有: 不同于长弹簧,其装配位有突出的“定位针”,装配后不易倾倒;但短弹簧装配时底部是平坦的,人工装配时都需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轻放后再将凸块压合装配,那要实现自动化,怎么规避弹簧倾倒呢?需要在安装处事先涂一些粘性的东西?或者底座底部加磁吸? 在左右压块压合前,所有的零件理论上都是松动的,那么后续其他零件在装配时如何避免原有装配好的零件不会走位,造成装配不良呢?特别是装配拉环时,需要把制动块顶回去再装配左右压块并锁螺丝...晕了,这辅助机构得多复杂呀?还有,装配精度就先按0.1mm来评估吧...1.长弹簧装配处有“定位针” : 2.短弹簧装配底部是平面 :
回答人:xinxuan8888808-02 17:46
大侠,短弹簧能否先与蓝色块安装好再 整体组装
回答人:yinzengguang08-02 17:45
试装过了,需要用到镊子,还有特定的工装治具,不然不良率奇高... 最好有照片,看着比较直观,或者这是什么产品,可以上网搜搜
回答人:wx_w2pZ5sx108-02 17:45
这东西上自动化的话,最好让客户配合优化下结构(如果你的客户比较牛X比较矫情,那就不指望了)。
回答人:wx_w2pZ5sx108-02 17:45
最后有实物图,或者现场自己装配下 试装过了,需要用到镊子,还有特定的工装治具,不然不良率奇高...
回答人:fryefryefrye08-02 17:40
这东西上自动化的话,最好让客户配合优化下结构(如果你的客户比较牛X比较矫情,那就不指望了)。 优化结构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回答人:wx_w2pZ5sx108-02 17:38
最好有照片,看着比较直观,或者这是什么产品,可以上网搜搜 不好意思,最近这两天出差去了,没来得及回复... 图一:物料各组件 图二:组装好的成品
回答人:wx_w2pZ5sx108-02 17:38
最后有实物图,或者现场自己装配下
回答人:米米hu08-02 17:35
我们做通信的,这东西经常用。不同厂家的,结构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都可以插进标准的插槽里面用。
回答人:yinzengguang08-02 17:35
大侠,短弹簧能否先与蓝色块安装好再 整体组装 理论上先装是没有逻辑顺序上冲突的,关键是怎么先装?原本的短弹簧仅是靠蓝色块轻压着并无紧连接,先装的话是得把短弹簧“粘”在蓝色块固定好才行,不然会掉...(PS:偶不是大侠...)

光模块厂家

标签: 光模块 

您目前状态:非注册用户 (**部分为隐藏内容,仅对会员开放)

查看隐藏内容请先登录或注册会员 登  录 注  册

相关问答
模块的锻造 精炼锭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压钳把,带钳把操作; 另外一种是整体镦粗,最后钳把锯除? 请问大家更倾向于哪种? 如果是整体镦粗,是用抱钳操作?怎么提高效率和避免夹伤??
冒口切掉的怎么操作呢?抱钳?怎么避免夹伤?有照片? 主要夹钳口接触面积大一点
请教感应开关和带光敏保护继电器模块的接线问题
DS两线制的感应开关接继电器就不可以用,通电后继电器直接就闭合了,用物体接触感应开关没有反应, 按这个接线法换成CS型的感应开关就没问题。 问DS型两线制的怎么接线呀
这个项目是打算实现什么功能呢? 答:用三自由度机械手来实现对设备的按键、屏幕的稳定性测试,一些设备需要频繁开关机,一些设备需要频繁的触发一些操作。部分设备是可以用软件脚本来实现的,但是毕竟不符合实际用户场景。还有些,比如光流传感器,需要固定在末端,让机械手来带动,产生光流数据来测试他。 一开始想到的解决方案时,大学的时候做过一个水培蔬菜移栽机,XY轴用伺服+皮带驱动,Z轴因为行程是固定的,用的是气缸。导师的那个项目,经费那年是我们在负责申请,所以还没批下来,没有做实物,个人感觉问题会很大。 这个结构,大家见得应该也蛮多的,就是普通的桁架机械手。最大的问题就是X轴要带的负载是整个Y轴和Z轴的模组,X轴负载比较大。就拿下图的Makerbot结构来举例吧,这是个3D打印机的结构,Z轴自由度做在平台上,单X轴速度受限于负载,整体速度不快。 也考虑过直接用直线模组来搭一个三自由度的,我前期在做另一个项目,他们一开始评审的是想用工业上的悬臂类型的。 emmm,时间比较仓促,我就撸了一个Demo来方便会议讨论。 底板呢,就是上次坛友和我推荐的,用的15180工业铝型材,方便夹具的固定,但是夹具呢,我自己也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实在太丑了,也只是理论可行。关于夹具,我准备另开一帖。 但是这个工业机械手的成本,大家看商标大概也知道了直接从Toyo(东佑)撸的一个三坐标模组,一套下来光机械手就得十几万吧。 没办法也,只能改咯,领导希望机械手主体成本控制在五六千以内~ 因为精度要求也不高,所以就把目光投向了3D打印机的领域。 于是发现了新大陆,第一张图里的已经是很老的机型,早期DIY玩家可能会做的,除了坛友可能也比较了解的Delta和SCARA。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还有Core XY和 Ultimaker,速度非常快,简单介绍一下吧。 Core XY:Core XY结构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做大行程结构,X轴相对重量轻。可以快速打印。但只能用皮带传动,不能用丝杆传动,皮带比较长,需要经常维护。 这个结构又称十字轴,个人非常喜欢,我的新版机器也是基于这个的。具体就看下面吧~ 这个是我做的Demo,平台依旧采用的是15180铝合金,两块板拼接在一起,但是底部打算用剪叉式机构让他可以升降。 这里是因为,Z轴末端重量尽可能要轻,但是又要满足多种设备的高度需求,于是Z轴本身的行程被压缩到30mm。 这里就是最头疼的地方了,Z轴的运动元件选择。 最开始选的是这种带滑台的直线电机,但是太贵,后来选了淘宝上的步进推杆或者带编码器的推杆,倒是不贵了,但太重(其实前面的也很重) 现在打算是用20步进电机模组,然后按压的模块装在模组上。 这张图里的还是28的,我打算20步进,自己设计一个,行程30mm左右。 电机打算装在标红线这里,唉,这里其实真的纠结了很久,下午我把具体的方案,画出来先吧~ 需要的按压力不大,只需要5~10N就可以了,我自己实测,5N绝对够了,速度只要10mm/s以上就行。
看你结构,如果是测试设备,前端执行部分是需要防护装置的吧(防止软件失误压坏产品), 是的,之前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执行机构还没有设计好,前端执行机构不是直线模块直接输出,是用弹簧缓冲出力的。 另外还带光电开关检测,在接近最大行程的时候,会有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