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智造网

新智造网 > 加工问答 > 问答详情 我要提问

如何在显微镜中区分铁素体,碳化物,和磷共晶。

djtwuy | 来自:广东 清远 | 浏览6848次 | 提问时间:05-15 00:58 | 回答数量:6
在100×倍数下怎么区分这三种组织
回答人:djtwuy05-15 02:38
我觉得铁素体和渗碳体在显微镜下都是白色的,因为用硝酸腐蚀的话并不会让它们的颜色改变很多,而金像中看到的所谓黑色的东西是晶界,因为晶界很容易受腐蚀,腐蚀了之后就变成黑的了,当然如果黑色的条纹太多太细,会把白色的组织给污染到,即看不到白色的组织,呈现全黑的图像;而铁素体渗碳体的区别主要是靠经验以及一些规律来判断。至于磷共晶,这是很好区别的,因为它一般呈现鱼骨状,而三元二元磷共晶也容易区分,你仔细看看图谱就能体会了。至于渗碳体的类别即一次,二次,共晶,共析,这也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在分辨的,比如一次渗碳体往往都呈大块状,二次渗碳体往往呈网状等等。金像分析是个系统的工作,需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思考分析。
回答人:梁文武05-15 02:18
我是这么理解的:由于石墨的析出,造成周边贫碳,因而产生铁素体,即所谓的“铁素体是沿着石墨生长的”;渗碳体有一次、二次、共析,理解不深,印象是有大片状、鱼骨状、板条状等,存在于晶粒中或穿越晶粒,边界相对齐整些;磷共晶是熔点低,最后凝固,存在于晶粒边界,好像是在晶粒缝隙中生成的,边界曲折。颜色也有差别,只能自己去理解了。不知对否?
回答人:二月天下05-15 01:58
对,图谱上非常明白
回答人:djtwuy05-15 01:46
只是想知道些窍门,比如铁素体是延着石墨生长的。图谱上太笼统了。
回答人:时空漫步05-15 01:28
受益良多,在这里谢谢二月天下和梁文武两位前辈的细心解说。
回答人:ajizhouji05-15 01:13
参照图谱···

碳化物厂家

标签: 碳化物 

您目前状态:非注册用户 (**部分为隐藏内容,仅对会员开放)

查看隐藏内容请先登录或注册会员 登  录 注  册

相关问答
最近生产的汽车固定架毛坯,出现3%的碳化物。熔炼工艺如下: 原铁水:C 3.75 ,Si 1.55 ,Mn 5.O ,S 0.12 ,P 0.024 终成分:C 3.63 ,Si 2.40 ,Mn 5.O ,S 0.09 ,P 0.024 球化剂:1.1% 压包硅(硅铁):0.3% 转包孕育剂(硅钡):0.3% 随流孕育:0.05% 球化时间50秒,浇注时间8.5分钟
查一下Cr、Mg/Re、等元素,及型砂水分、浇注温度等有无异常,压包硅(硅铁):0.3%即使再打折扣, 再加上转包孕育剂(硅钡):0.3%,孕育量也够了
球墨铸铁 450-10产品属于薄壁件,在钻孔位置出现金相类似莱氏体,碳化物,硬度比较高,平时钻球铁的钻头,钻不动,金相球化是2-3级。请教老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
还是上传一下你的金相照片吧,本身已知条件就少,还被你给描述糊涂了~
谁能分析一下硅对回火后H11热作模具钢的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在高温下热加工工具钢必须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典型的加工应用过程中,诸如锻造、挤压和压铸等,工具和产品之间的接触温度高达823K(550℃)以上,要求高温工具强化机制必须能替代通常的低温回火马氏体的强度。对于H11钢,二次碳化物析出被用作主要的强化机制,惯例地依靠形成Mo、Cr和V的二次碳化物。因为一些用途的韧性要求,为了获得38~55HRC的硬度水平,通常选择回火温度在813K~923K(540℃~650℃),超出二次硬化峰值。
碳化物夹杂和偏析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热处理的问题?
碳化物夹杂是钢水熔炼的问题,偏析和熔炼有关也和退火工艺有关。
微合金化球墨铸铁,降低浇注温度,能否提高碳化物含量?从而提高其硬度。若能的话,降低浇注温度能带来什么危害?
降低浇注温度可以提高铸件的硬度,但是低温浇注会增加铸件内部的缩孔、特别是厚壁铸件和加工深度大的铸件,更为严重。从理论上说温度越高缩孔越多,但是在实际中却是相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时间的长短所造成的,铁水温度过低铁水的净化不好也可能使某些化学元素造成气孔或缩孔。 回答人的补充&;2012/5/24 0:09:43降低浇注温度也会造成铁水的流动性变差。